
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陳明良正指導學徒創作 (德化縣委組織部供圖)
核心提示
享有“世界陶瓷之都”美譽的德化縣,2022年陶瓷產值突破500億元,時隔14年再次獲評省經濟發展“十佳縣”,首次榮膺中國創新百強縣,并列入全國區域(城市)產業名片打造計劃首批試點。
八方英才“齊聚”,創新創業“功成”。近年來,德化縣實施新時代人才強縣戰略,堅持以產興城、以城聚人、產城融合,全方位培養、引進、用好人才,持續提升人才工作質效,助推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的世界瓷都。
凝聚人才發展“源動力”
做大做強“人才鏈”
環境好,“千里馬”紛至沓來。近年來,德化圍繞陶瓷、旅游、康養、教育等行業大力實施“六德”工程,構建了從“1+N”政策框架到涵蓋“引進—培養—服務—保障”多環節的“1+1+N”政策體系,持續做大做強“人才鏈”。
培育了一批領軍人才。遴選20名省級陶瓷大師作為國家級陶瓷大師重點培養對象,從專題培訓、個人進修、專業研究等七個方面給予支持。實施省級陶瓷大師培養“百人計劃”,選送100多名優秀青年陶瓷人才接受系統培訓和藝術熏陶,培育壯大省級陶瓷大師儲備隊伍。
孵化了一批青年新秀。實施青年陶藝人才領航工程,從技能培訓、項目攻關、參評榮譽等10個方面對青年陶藝人才進行扶持,組織39名省級以上陶瓷大師與500多名學徒“結對”授藝,促進傳統技藝傳承發展。
培養了一批產業工匠。針對陶瓷產業鏈上的關鍵環節,加大產學結合、校企合作力度,每月組織舉辦陶瓷雕塑、工藝美術、工業設計等專題培訓班,每年培訓陶瓷技能人才9000多人次。
構筑人才集聚“新平臺”
做大做強“創新鏈”
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。德化通過成立德化陶瓷產業創新發展研究院等“四大研究院”,打造人才智庫平臺,并引進中國工程院樊明武院士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魯曉波等領銜的57名專家學者,組成陶瓷產業創新發展顧問委員會和專家委員會,推動陶瓷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依托同鑫陶瓷公司等龍頭企業建立人才工作站,采取 “人才+項目”“人才+產業”“人才+課題”等模式帶動人才創新,圍繞陶瓷企業和產業需求遴選確定項目清單,引導高技能人才組團領辦,對陶瓷制作工藝、燒制技藝、材料配方等12個技術難題進行攻關,促進企業突破式轉型發展。
打造引才用智“強磁場”
做大做強“產業鏈”
拼經濟、促發展,產業是基礎,人才是關鍵。德化以產聚才、以才興產,積極打造引才用智“強磁場”。
科技領域上,德化與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等知名科研院所,開展微晶玻璃陶瓷中試、尾礦綜合回收利用技術、稀土試驗等項目研發。對新策劃的氮化硅陶瓷等材料項目,收集企業必需、急需的關鍵共性技術,集中解決一批卡脖子技術,助推高科技陶瓷產業發展。
電商領域上,通過成立德化縣電子商務協會,引進32名業界大牛組建“互聯網+電商”、企業生產研發等5個方面專家團隊,舉辦工藝美術網紅主播技能培訓、“淘寶主播造星計劃”等活動,培養陶瓷電商、直播人才2600多人。在電商人才“驅動”下,2022年德化電商交易額達182億元。
項目巡禮
“一事一議”
引進高端人才
今年,一場“德化杯”書法報·全國書法海選大賽成功舉辦,吸引100多位國內外書畫名家和藝術愛好者參與,讓德化再次成為國內媒體關注的焦點。此前,德化柔性引進“西冷印社”陳浩等5名高端人才擔任顧問指導,并成功策劃這場藝術盛宴。這是落實高端人才“一事一議”政策的具體成果之一。
2021年,德化出臺引進高端人才(團隊)“一事一議”管理規定,實施“對接-認定—落地—價值實現”全鏈條閉環管理,對初次來德化的工業設計“大咖”、國內外藝術名家、科研領軍人物等,給予用地、工作經費、生活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支持。
“一事一議,就是為了精準引才、用心留才!”德化縣委人才辦負責人表示。近年來,德化還主動對接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、上海美院院長曾成鋼、中國國畫院當代藝術中心主任方力鈞等,成功引進了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白明、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汪明2位國內知名藝術家,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。